背景:虽然聚焦超声已被批准并广泛用于中下面部及下巴-颈部区域的年轻化治疗,但其在上面部和眉部提升方面的有效性却鲜有报道。随着美容治疗需求不断增加,聚焦超声可能特别适用治疗这类适应症。
目的:评估在全面部下垂治疗过程中超声紧肤对眉部提升的有效性;探索一种无非侵入性方法,通过紧致和提升上面部皮肤,增强轻至中度眉下垂。
方法:盲评前瞻性队列研究。使用D3.0/D2.0/M3.0模式微聚焦超声(MFU)进行上面部治疗,通过治疗前后照片比较和三维矢量分析,评估眉部提升效果。
结果:共招募42名受试者(37名女性),其中2人退出,最终40人完成了180天的随访和评估。在治疗后180天,两名医生盲评结果,35人(87.5%)眉部提升显著(p < 0.01)。治疗后90天,眉部高度的变化均值(正面视图,直视前方)上升2.16 ± 0.63 mm(p < 0.01)。三维矢量分析显示,眉毛上方前额皮肤在向上和向外方向上具有不同程度的矢量位移。
结论:聚焦超声用于上面部皮肤年轻化治疗,安全有效。对前额和颞部进行单次聚焦超声治疗,导致眉部平均提升约2.1 mm。
设备与治疗
本研究使用的MFU超声治疗设备为湖南半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微聚焦超声治疗系统(MFUS Pro和MicroUltra),配备有两个探头:微聚焦探头和点状探头。研究中采用的探头为微聚焦3.0换能器(MFUS M3.0)和点状2.0/3.0换能器(MFUS D2.0/3.0),用于产生微小(约1mm³)热凝固区。热诱导区是由声束几何焦点区域内对聚焦超声能量选择性吸收引起的。探头的源能量可调(1.32W~6.63W)。热损伤的深度和体积/大小由探头取决于预设焦距和频率以及治疗组织特性。本研究使用探头包括:MFUS M3.0(源能量2.72~3.76W),MFUS D3.0(源能量2.27~5.12W),和MFUS D2.0(源能量1.5-2.5W)(图1)。与低频探头相比,高频探头的组织热效应较浅。在激活和发射过程中,探头发出一系列超声脉冲。
图1. MFUS D/MFUS M探头示意图。超声束从探头发出并穿透真皮层。MFUS M3.0和MFUS D3.0的热诱导区延伸到SMAS层,MFUS D2.0的脉冲能量被皮下浅层选择性吸收。MFUS M手具在焦点区域内发出瞬时高能光束,以点/线模式加热目标组织。MFUS D手具在治疗区域内滑动叠加时,产生大的聚焦超声焦点区,将能量集中在目标组织层上,逐渐加热平面几何焦点区。
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微聚焦超声上面部紧肤治疗。根据目标组织的位置和深度选择不同的探头。清洁皮肤后,标记额头治疗区域,使用虚线强调重要血管和神经(图2A);标记区域使用MFUS D2.0/D3.0治疗(图2B);其余部位使用MFUS M3.0(图2C)。在皮肤表面均匀涂抹专用超声治疗凝胶。将治疗手柄接触面放置在皮肤表面之前,将眉毛向上提拉并固定,以伸展松弛的上睑皮肤(图2B,C)。发射能量一次后,需要移动MFUS M手具,移动距离控制在2.0-3.0mm。MFUS D手具在治疗区域内以旋转方式稳定移动,确保接触面紧密贴合皮肤。两种治疗模式相辅相成,能量分别控制在1.5-2.5W。对于整个额头皮肤,MFUS M治疗发射150次脉冲,时间控制在15分钟,注意避开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和血管区域。MFUS D在整个额头治疗区域内连续发射4000次脉冲,时间控制在5分钟。脉冲频率根据每位患者的皮肤老化程度进行调整。治疗完成后,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区域感觉轻度疼痛和肿胀,给予舒缓修复护理。
图2. 治疗区域与模型选择示意图。(A)用虚线标出重要血管和神经区域,使用(B)MFUS D2.0/D3治疗;(C)其余部位皮肤使用MFUS M3.0治疗。
结果
40名受试者中,在治疗后第180天随访时,35人(87.5%)的眉部提升效果被评估为具有临床意义。正面视图(直视前方)测量,治疗后90天和180天的眉部提升中位数分别为2.16 ± 0.63 mm和1.93 ± 0.57 mm(p < 0.01)。与180天时相比,90天时的效果更为显著(p < 0.01)。治疗后,受试者前额皮肤变得光滑紧致,皱纹状况明显改善。
在3D皮肤矢量分析中,观察到所有受试者前额皮肤上存在三种不同长度的位移矢量:垂直矢量(与x轴的平均角度为90°±5°),侧向斜矢量(与x轴的平均角度为95-175°或5-85°),平行斜矢量(与x轴的角度范围为0-5°或175-180°)则较少见(见图4和图5)。未检测到向下矢量。
图4. 46岁女性,在治疗前(A),治疗后90天(B)和180天(C);与治疗前相比,观察到轻度提升。三维(3D)矢量分析(D-F)显示,前额上部皮肤的垂直矢量位移在治疗后立即出现(D),并在术后3个月(E)和6个月(F)持续存在。
治疗后随访显示,医生和受试者的GAIS评分均有所提高。90天后,28名受试者(70%)获得GAIS评分为2,而180天后,22名受试者(55%)获得评分为2。调查员评估中,90天后有33例(82.5%)和180天后有28例(70%)获得GAIS评分为2。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后立即出现短暂的轻度红斑和水肿(4分制量表上的评分为1-2分)。平均VAS评分为2.41 ± 0.70(范围从1.5到3.5)。经过标准术后护理,这些症状在7天随访期间得到缓解和消失。这些受试者中未出现溃疡、出血、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和色素沉着等其他并发症。手术疼痛评分为10分制量表上的3-5分。
讨论
前额与颞部的年轻化需要细致治疗。前额皮肤薄且血管丰富,因此在进行光疗、超声和其他年轻化治疗时,需要彻底了解血管、神经和软组织之间的结构关系。前额皮肤由薄、致密且有弹性的组织构成,由多条动脉如浅颞动脉、眶上动脉和颧动脉提供丰富的血液供应。因此,在超声治疗期间,必须避免或减少眶上神经和颧神经通过的区域。与治疗探头M4.5和D4.5相比,M3.0、D3.0和D2.0的能量累积较浅,适用于前额皮肤组织较薄的区域。特别是D3.0和D2.0探头能更准确地将能量引导至较浅的皮下组织,避免损伤易受损的真皮乳头层。
本研究对40名患者的前额和双侧颞部进行MFU治疗,导致眉部平均提升2.1毫米。超过70%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内维持这一效果。副作用仅有暂时性红斑。
在选择上面部年轻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患者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眉下垂是否存在、皮肤松弛程度、皮下脂肪厚度、上睑褶皱形态、眼周皱纹类型以及患者年龄。正确评估患者是否适合MFU治疗是实现良好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的先决条件。在治疗上面部老化问题(包括上睑皮肤松弛)时,全面评估和改善眼周区域的老化状态至关重要,其中仔细评估和检查眉部位置。对于年轻女性,正常眉部位置大约在眶缘上方5毫米处,而男性眉部位置较低,通常与眶缘齐平。对于轻至中度眉下垂,使用MFU面部治疗探头覆盖前额和外侧眶区,同时辅助固定、提升和牵引眼周和区域,可以获得即时紧肤效果并改善眉下垂。但对于重度眉下垂,则建议手术矫正。对于眉下垂并存上睑皮肤松弛的情况,可采用MFU结合手术治疗,以避免眉提升术后出现眉毛脱落、疤痕形成和眉下垂加重。非侵入性聚焦超声紧肤术可能在极短恢复时间内减少皱纹和松弛,且不留疤痕、无严重不良反应。建议每隔6-8个月重复治疗一次。
本研究存在若干局限,特别是样本量较小,仅有40名参与者,其中37名为女性受试者,男性样本少。此外,缺乏标准的上皮肤松弛度测量方法是另一个局限性。